课程是支持本科毕业要求达成和能力培养的基本教学单元,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本专业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定期对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一、评价目的
为了合理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支持本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特制定《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与实施办法(试行)》。
二、评价对象和周期
(一)评价对象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对象为课程目标的考核点,即该课程教学产出的学生能力表现。
(二)评价周期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周期为1年。
三、课程评价工作责任机构、责任人和主要职责
本科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并审定。各系成立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工作小组,组长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学院相关领导、学院教学督导、系主任、课程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代表。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责任人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结束后,任课老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考核结果对本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报给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对各班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复核,并对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给出持续改进意见和建议,并撰写《xxx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提交给系主任。系主任审核通过后,报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批签字,交教务科存档。
四、评价过程
1.由院教指委专设评价小组对毕业要求进行合理分解指标点,列出支撑覆盖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课程及教学环节。对每门课程支撑毕业要求赋予一定的权重值。同一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多门课程支撑权重值之和为1。
2.在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时,由专设评价小组对上述各环节的评价依据进行合理性审查,如考核内容是否完整体现了对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评价、考核形式是否合理、评价标准是否合理等。
3.对专业培养各环节规定的课程目标考核材料进行评价,如考试试卷、课程作业、课程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实习实训报告(开题、中期及总结)、毕业设计报告(开题、中期、答辩、毕业设计论文)等。
4.各个环节考核评价均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与规则,具体见课程教学大纲、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与规则。
5.将评价结果及其分析反馈到持续改进环节。
五、评价方法
本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是以课程目标考核点的学生材料作为评价依据,采用“成绩分析法”或“评分表分析法”进行评价给分,然后按照达成度计算公式逐次计算出课程的各分项目标达成度。课程总体目标达成度则由各分项目标达成度值加权计算得到。将课程总体目标、课程分项目标与专业要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合格标准值进行比较。若课程目标达成度值大于等于专业设定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合格标准值,则本课程的该目标达成。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可以使用课程总体目标达成度、各分项目标达成度分别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学校教务规定的百分制课程成绩为及格分数,将课程目标达成度0.600作为合格标准。
(一)成绩分析法
“成绩分析法”应用于具有明确考核点分值的课程目标评价。例如,课程期末试卷、课程单元测验等。“成绩分析法”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方法如下:
课程总体目标达成度(C)由该课程的各个目标分项达成度值(COi)以及各个目标分项的权重系数(Wi)计算得到。若某一课程分项目标由多个过程环节评价(如平时作业、课程实验、期末考试等),则该目标达成值(COi)为各个环节对应的考核项得分比值加权而得,其计算公式如下:
各课程的“成绩分析法”目标达成度计算公式具体见该课程教学大纲说明。
(二)评分表分析法
“评分表分析法”基于评分表所给出的考核点评价指标标准进行课程目标评价。例如,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报告、实习实训报告、毕业设计报告等采用了“评分表分析法”进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评分表分析法”是将考核内容的非量化评价转换为基于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的评分,然后再利用“成绩分析法”公式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其评价方法如下:
1)对课程的各个目标分别给出若干评价指标点,每个评价指标点给出评价标准等级及评分。
2)针对学生考核材料在评价指标点上的表现,按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给出在指标点上的得分。
3)将指标点得分与该指标点分值转换为该指标点的达成度,即Tij。
4)再利用“成绩分析法”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课程目标达成度。
课程设计报告、实习实训报告、毕业设计报的“评分表分析法”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目标达成度计算公式具体见相应教学大纲。
六、评价结果及应用
在课程考核评价完成后,课程负责人评价本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认可度,邀请同行专家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提交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以及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措施,审批通过后将这些持续改进措施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进行落实实施。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9.1
附件:
1.《xxx》课程OBE达成合理性评价表
2.《xxx》课程OBE达成合理性审查材料
3.《xxx》课程与课程产出指标点对应关系审批表
4.《xxx》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
附件1:《xxx》课程OBE达成合理性评价表
课程信息:
(1)课程目标与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产出-教学内容-考核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
毕业指标点 |
教学模块 |
考核环节 |
平时考核 |
期末 考试 |
课后 作业 |
课内 实验 |
随堂 小测 |
。。。 |
|
CO1:******* |
2.1:***** |
CM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价:
课程目标分解基本合理,考核方式可衡量,能够体现OBE特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个别课程目标“覆盖”课程承载毕业要求指标点有缺陷,比如:**************************;课程目标与课程承载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有个别不清楚或不合理的地方,如:*********************
(2)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支持课程目标实现。
评价:设计的课程评价与产出和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能为学生的实际学习产出水平提供证据:*******************
(3)课程考核方式是否能够反映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
(4)课程持续改进落实情况。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学指导委员会
签章:
时间:
《***》课程OBE达成合理性审查材料
开课班级:
开课学期:
课程负责教师: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课程目标n:
(请按工程认证版教学大纲填写)
二、课程承载指标点及支撑设计
毕业要求 一级指标 |
毕业要求 二级指标 |
课程目标 |
对应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章节内容 |
支撑设计 (教学设计) |
评价方法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3.1 |
课程目标1 |
第1章 |
例如:讲授、翻转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等 |
例如:课后作业,随堂测试,课程实验,阶段考核,考试,大作业等等 |
3.3 |
课程目标2 |
|
|
|
3.4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位老师,请根据工程认证版教学大纲来进行填写)
三、上一轮执行中存在问题及拟采取改进措施
四、评学情况
例如:
课程开始x周后,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教师授课态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及时进行调整。
课程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进行评学调研,了解学生对课程目标的掌握情况、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以及对课程的建议。
五、其他
课程负责人:
时间: 年 月 日
附件3
课程与课程产出指标点对应关系审批表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出试卷时填写,与试卷审批同时提交
试题与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承载的毕业要求指标(二级指标) |
课程目标 |
分值 |
对应试题 |
|
|
|
|
|
|
|
|
|
|
|
|
课程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
系主任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院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4
《xxx》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课程目标: |
评价方法: 本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是以课程目标考核点的学生材料作为评价依据,采用 “成绩分析法”评价给分,然后按照达成度计算公式逐次计算出课程的各分项目标达成度。课程总体目标达成度则由各分项目标达成度值加权计算得到。将课程总体目标、课程分项目标与专业要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合格标准值进行比较。若课程目标达成度值大于等于专业设定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合格标准值0.60,则本课程的该目标达成。 |
评价依据: |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 |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
持续改进措施: |
持续改进措施落实效果评价: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签章: 年 月 日 |